31面奖状贴满搬迁新家“幸福墙”_生活

甘肃临夏县把贫困群众从山区搬迁到县城,通过后续产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——
【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】31面奖状贴满搬迁新家“幸福墙”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康劲
“这面墙宽4米,侧面的墙除去壁柜刚好2米……”刘昌玉伸出粗壮有力的大手,指着墙面对《工人日报》记者说道。
刘昌玉家是甘肃临夏县南塬乡易地扶贫搬迁点脱贫户,今年八九月间利用回乡采摘花椒的机会,要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,为两个女儿装饰一面特殊的“墙”,挂满女儿们历年来的各种奖状。
“我已经把14张奖状装裱好挂在墙上了,还有17张正在抽空做,以后这面墙都是孩子们的奖状。”15岁的大女儿今年刚刚升入高一,11岁的小女儿还在读六年级,自从2018年告别世代居住的大山搬入新居后,两个孩子学习特别用功,年年领回好几张奖状,有单科的学习成绩奖状,也有参加各种班级、年级活动得的奖状,摞起来一大沓。刘昌玉说,这面墙不仅记录着孩子们的成绩,也是一面家庭的“幸福墙”。
临夏县是国家六盘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,也是“三区三州”贫困县之一,部分贫困群众长期居住在山区,生存条件恶劣、交通不便、就医难、入学难,成为脱贫攻坚“硬仗中的硬仗”。
细瞅这面“幸福墙”,一张张奖状的背后,都有着刘昌玉一家人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故事。
2013年,刘昌玉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,各种精准帮扶政策接踵而来,生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。当时32岁的刘昌玉也动了心思,有政府的好政策“托底”,自己年轻力壮更不能“等靠要”。他找到做藏式木工活的师傅学手艺,整整3年,走甘南、上青海,手指干粗了,脸也晒黑了,虽然没有挣到钱,但各种榫卯、雕刻的工艺技能都学会了。他说,“出师以后,挣的钱就多了,一个月平均能有7000多元。”
2018年,临夏县把贫困群众从生存发展环境恶劣、“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”的山区搬迁到县城和园区周边,将符合条件的1778户8729名群众集中向县城搬迁安置。同时,按照“高标准建设,来年不折腾”的要求,集中建点安置102户517人,同步对贫困群众水、电、路、气、房、学校、村委会、卫生室等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和后续产业进行全方位配套建设,使安置点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、综合发展能力显著提高。
刘昌玉一家成为搬迁受益家庭之一,一家人花了1.5万元,政府补贴20多万元,住进了县城里120平方米的房子,曾经的就医难、入学难全部解决。到2019年,家庭收入达到了7万元,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,大人勤快挣钱,女儿勤奋学习,被村里评为“五星级文明家庭”。
为了让贫困村民融入城镇生活,真正实现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的目标,临夏县促进后续产业形成,保障群众基本生活,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水平不受大的影响。南塬乡党委书记李铁军说,通过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园,修建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,户均一座棚,分配给搬迁户来搞温室蔬菜产业,再组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模式”经营日光温室,通过集约化经营,培养种植技术能手专心种植,其他农户按户分红。
今年初,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,不能外出打工,但刘昌玉的心里一点都不慌。他说,种花椒的收入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,政府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政策给家里分的一座温室大棚,托管到村级产业扶持合作社,每年有5000元的托管分红,又能增加一笔收入。今年8月,妻子还获得了一个韩沟村公益性岗位,做村级“爱心理发师”,每月有500元收入。前一阵,疫情缓解后,自己到青海黄南州做藏式木工,干了4个月,挣了2.8万余元。
刘昌玉打开手机向《工人日报》记者展示女儿的生日照片。坐在沙发上的母亲笑得合不拢嘴,他在外做活期间,这位“专职奶奶”每天照顾上学的两个孙女。说起孙女们爱学习、爱劳动,老人很有成就感。刘昌玉说:“以前家里穷、生活苦,几辈人都吃了没读书的亏,当地许多人不重视女孩子念书。现在政府帮助我们脱了贫,生活好了,有条件让孩子们享受更好的教育。”
请您联系宁明新闻在线声明,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。
下一篇:没有了
· | 31面奖状贴满搬迁新家“幸福墙”_生活 2020-10-18 |
· | 中国饭碗底气十足_生活 2020-10-18 |
· | 全国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 2020-10-18 |
· | 焦点访谈:这支“铁军”在抗疫一线做了哪些大 2020-10-18 |
· | 体育美育将在中高考中“硬起来”_生活 2020-10-18 |
· | 最高法发布第25批指导性案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2020-10-17 |
- 上海肿瘤领域最高奖项颁奖 凸显肿瘤诊治精准化
- 秋高气爽蟹黄鱼肥,但痛风患者们要注意了
- 江西一医院发现RH血型新基因型 刷新全球血型数
- 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.1%
- 北京市卫健委:北京流感发病下降明显
- 中药材质量现状堪忧 亟需有“地头”到“床头”
- 首本太极拳蓝皮书发布 致力于太极拳传承与发展
- 公共卫生防疫设备场景体验馆国家会展中心开馆
- 中国肝胆胰外科专家厦门探讨提升诊疗水平之道
- 开学季“小眼镜”增多 矫正治疗要“量眼定制”
- 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 专家:干眼严重会致盲
- 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开幕 线上线下促中医药融
-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护核心提示发布 专家解
- 东北亚中医药博览会长春开幕 各方共谋“疫后”
- 首都医科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与联仁